车骑将军在汉代的官阶仅次于大将军和骠骑将军,地位高于卫将军和四方将军。要知道,后来刘备称帝时,张飞最高也只是车骑将军。尽管此时的汉室已经名存实亡,车骑将军的头衔多为虚名,但这毕竟是献帝亲自册封的职位,加上杨奉手握重兵,使得朝廷与官员都不得轻易得罪他。一个出身黄巾军余部的将领,能够做到如此地步,恐怕他当初也难以想象。
然而,为了与李傕、郭汜抗衡,献帝与杨奉、董承等人在东归途中拉拢了不少小军阀。抵达洛阳后,由于粮草短缺以及军阀间的利益争夺,矛盾日益激烈,甚至出现韩暹率军攻击董承的局面。尽管掌握着献帝,杨奉等人依然无法像董卓或曹操那样有效地掌控朝政,最后不得不主动寻求与曹操合作以缓解困境。此举最终引来了曹操,献帝落入曹操手中,成了他手中的棋子。
杨奉的部将徐晃看清形势,认为自身实力远逊于曹操,内部又纷争不断,根本无法抗衡曹操,倒不如主动归降。曹操对主动投降的诸侯一向礼遇有加,刘备被吕布击败投奔曹操时,就获得了重用和封赏。杨奉作为献帝亲封的车骑将军,又握有一定兵力,如果归顺曹操,应该也能得到不错的待遇,享受荣华富贵。
然而,杨奉不甘心权力旁落,最终选择起兵抗曹,结果惨败,被韩暹一起逃往淮南,投靠袁术。最终,两人都被刘备击杀。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杨奉极为后悔没有采纳徐晃的建议,早点归顺曹操。
关于杨奉的具体死期,史书《三国志》中有两种不同记载。《三国志·先主传》称,公元196年建安元年,刘备攻袁术时,击败并杀死了杨奉和韩暹。此时刘备因吕布偷袭失去下邳,只得退守广陵,然后斩杀了杨奉、韩暹。
而《三国志·武帝纪》提到,曹操击败杨奉后,杨奉南奔投靠袁术,也是建安元年十月的事,暗示杨奉投奔袁术后不久便被刘备所杀。
不过,《三国志·吕布传》则记载,公元197年建安二年,袁术称帝意图联合吕布,但吕布采纳陈珪的建议,拒绝与袁术结亲,并将袁术使者押给曹操。袁术愤怒,联合韩暹、杨奉及张勋攻打徐州。吕布写信许诺击败袁术后,将军需全部归韩暹、杨奉,二人因此倒戈与吕布联手,最终导致张勋大败。
由此推测,杨奉的实际死亡时间应比《先主传》中记载的晚了一年。考虑到刘备败退广陵后,军力削弱、士气低落,几乎无力再攻打袁术支持的杨奉、韩暹,所以《先主传》的说法显然有误,杨奉在历史上还多活了一段时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